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加入
x
四川新闻9月1日电 “在这条路上‘吃了多年的灰’,现在终于过上了干净日子。”近日,说起门前环境变化,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建设街居民雍福宜表示自己很满意。 雎水镇纪委书记宋寒霄坦言,建设街环境改善,得益于2020年初安州区推开的“纪委监委+人大、政协、巡察”联合监督。在整治后期,人大负责执法监督,督促公安部门设置货车“双超”和扬尘治理固定卡点,严查货车超限超载和抛洒滴漏;政协负责长期联动企业和群众,收集反馈意见,满足群众需求;纪委和巡察负责日常监督,用纪律保障治理成效。这种既各司其职又统一协作的常态化监督模式,让建设街两旁近7成的居民做起了开门生意。 除了弥补监督空缺以外,联合监督还按照“职责相近、区域相邻、行业关联、优势互补”的原则,从联席信息共享、联合跟踪督查、联动协作问效三方面入手,聚焦基层权利监督上的人情干扰、力量不足、专业不精、效果不佳等问题进行破解,督促公权力规范运行。 “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和社情民意关注的热点,年初我们都会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认领2至3个群众反映强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特定问题作为年度联合监督重点。”安州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陈军介绍,认领后需立即制定详细的监督方案,主动快速收集情况,这样才能在每季度的联席会议上共享党风政风评议、信访举报调查等最新线索,共同研究整改举措和解决办法。 据悉,今年以来,安州区已开展联合监督3次,发现干部履职不力,项目推进滞后、农业面源污染、小微权力滥用等问题11个,现已督促整改7个,解决遗留问题2个,为教体、卫健等5个系统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规范权利运行进行了专业化指导。(完)
|